夜猫子的知识栈 夜猫子的知识栈
首页
  • 前端文章

    • JavaScript
  • 学习笔记

    • 《JavaScript教程》
    • 《Web Api》
    • 《ES6教程》
    • 《Vue》
    • 《React》
    • 《TypeScript》
    • 《Git》
    • 《Uniapp》
    • 小程序笔记
    • 《Electron》
    • JS设计模式总结
  • 《前端架构》

    • 《微前端》
    • 《权限控制》
    • monorepo
  • 全栈项目

    • 任务管理日历
    • 无代码平台
    • 图书管理系统
  • HTML
  • CSS
  • Nodejs
  • Midway
  • Nest
  • MySql
  • 其他
  • 技术文档
  • GitHub技巧
  • 博客搭建
  • Ajax
  • Vite
  • Vitest
  • Nuxt
  • UI库文章
  • Docker
  • 学习
  • 面试
  • 心情杂货
  • 实用技巧
  • 友情链接
收藏
  • 分类
  • 标签
  • 归档
GitHub (opens new window)

夜猫子

前端练习生
首页
  • 前端文章

    • JavaScript
  • 学习笔记

    • 《JavaScript教程》
    • 《Web Api》
    • 《ES6教程》
    • 《Vue》
    • 《React》
    • 《TypeScript》
    • 《Git》
    • 《Uniapp》
    • 小程序笔记
    • 《Electron》
    • JS设计模式总结
  • 《前端架构》

    • 《微前端》
    • 《权限控制》
    • monorepo
  • 全栈项目

    • 任务管理日历
    • 无代码平台
    • 图书管理系统
  • HTML
  • CSS
  • Nodejs
  • Midway
  • Nest
  • MySql
  • 其他
  • 技术文档
  • GitHub技巧
  • 博客搭建
  • Ajax
  • Vite
  • Vitest
  • Nuxt
  • UI库文章
  • Docker
  • 学习
  • 面试
  • 心情杂货
  • 实用技巧
  • 友情链接
收藏
  • 分类
  • 标签
  • 归档
GitHub (opens new window)
  • 基础

  • 响应式

  • 组件

  • 过渡&动画

  • 可复用性

    • Mixin混入
    • 渲染函数
    • 全局API
    • Teleport
    • 组合式API
    • 引入css样式
    • 自定义hook
      • 为什么使用 Hook
      • TS例子
        • 封装一个转 base64 的函数
      • JS例子
        • 封装一个鼠标跟踪器
        • 封装接口请求并处理响应式参数
    • 自定义插件
    • 自定义事件
    • 自定义指令
  • 工具

  • 规模化

  • 路由(核心)

  • 组合式

  • Vuex

  • Pinia

  • 其他

  • Vue3 源码学习记录

  • 《Vue》笔记
  • 可复用性
夜猫子
2022-07-01
目录

自定义hook

# Hook 函数

又名组合式函数。

# 为什么使用 Hook

在 Vue 中我们一般使用 mixins 来进行代码的复用,mixins 虽然好用,但也有着弊端。

1.弊端一: 会涉及到覆盖的问题。

2.弊端二:隐式传入,变量来源不明确,不利于阅读,使代码变得难以维护。

在 Vue3 中我们可以通过 hook 函数来处理复用代码逻辑的封装提高代码的复用性。

# TS例子

# 封装一个转 base64 的函数

//hook.ts
import {onMounted} from 'vue'
type Option ={
   el:string 
}
export default function(option:Option):Promise{
    return new Promise((resolve)=>{
        onMounted(()=>{
        let img:HTMlImageElement=document.querySelect(Option.el) as HTMlImageElement
        img.onload=()=>{
           resolve({
              base64:base64(img)
           }) 
        }       
	})
    const base64=(el:HTMlImageElement)=>{
        const canvas=document.createElement("canvas");
        canvas.width = el.width;
        canvas.height = el.height;
        const ctx = canvas.getContext("2d");
        ctx?.drawImage(image, 0, 0, image.width, image.height);
        const ext = image.src
          .substring(image.src.lastIndexOf(".") + 1)
          .toLowerCase();
        const dataUrl = canvas.toDataURL("image/" + ext)
        const base64 = JSON.parse(JSON.stringify(dataUrl));
        return base64
	}
  })
} 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
引入 Hook 函数:

//app.vue
<template>
	<div>
    	<img id='img' width='200' height='200' src='../assets/img.png' />
    </div>
</template>

<script setup lang='ts'>
    import useBase64 from './hook.ts'
    useBase64('#img').then((res)=>{
        conaole.log(res)
    })
</script>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
# JS例子

# 封装一个鼠标跟踪器

// mouse.js
import { ref, onMounted, onUnmounted } from 'vue'

// 按照惯例,组合式函数名以“use”开头
export function useMouse() {
  // 被组合式函数封装和管理的状态
  const x = ref(0)
  const y = ref(0)

  // 组合式函数可以随时更改其状态。
  function update(event) {
    x.value = event.pageX
    y.value = event.pageY
  }

  // 一个组合式函数也可以挂靠在所属组件的生命周期上
  // 来启动和卸载副作用
  onMounted(() => window.addEventListener('mousemove', update))
  onUnmounted(() => window.removeEventListener('mousemove', update))

  // 通过返回值暴露所管理的状态
  return { x, y }
}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
下面是它在组件中使用的方式:

<script setup>
import { useMouse } from './mouse.js'

const { x, y } = useMouse()
</script>

<template>Mouse position is at: {{ x }}, {{ y }}</template>
1
2
3
4
5
6
7

# 封装接口请求并处理响应式参数

// fetch.js
import { ref, isRef, unref, watchEffect } from 'vue'

export function useFetch(url) {
  const data = ref(null)
  const error = ref(null)

  function doFetch() {
    // 在请求之前重设状态...
    data.value = null
    error.value = null
    // unref() 解包可能为 ref 的值
    fetch(unref(url))
      .then((res) => res.json())
      .then((json) => (data.value = json))
      .catch((err) => (error.value = err))
  }

  if (isRef(url)) {
    // 若输入的 URL 是一个 ref,那么启动一个响应式的请求
    watchEffect(doFetch)
  } else {
    // 否则只请求一次
    // 避免监听器的额外开销
    doFetch()
  }

  return { data, error }
}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
现在我们在组件里只需要:

<script setup>
import { useFetch } from './fetch.js'

const { data, error } = useFetch('...')
</script>
1
2
3
4
5
编辑 (opens new window)
上次更新: 2023/7/11 18:57:41
引入css样式
自定义插件

← 引入css样式 自定义插件→

最近更新
01
IoC 解决了什么痛点问题?
03-10
02
如何调试 Nest 项目
03-10
03
Provider注入对象
03-10
更多文章>
Copyright © 2019-2025 Study | MIT License
  • 跟随系统
  • 浅色模式
  • 深色模式
  • 阅读模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