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猫子的知识栈 夜猫子的知识栈
首页
  • 前端文章

    • JavaScript
  • 学习笔记

    • 《JavaScript教程》
    • 《Web Api》
    • 《ES6教程》
    • 《Vue》
    • 《React》
    • 《TypeScript》
    • 《Git》
    • 《Uniapp》
    • 小程序笔记
    • 《Electron》
    • JS设计模式总结
  • 《前端架构》

    • 《微前端》
    • 《权限控制》
    • monorepo
  • 全栈项目

    • 任务管理日历
    • 无代码平台
    • 图书管理系统
  • HTML
  • CSS
  • Nodejs
  • Midway
  • Nest
  • MySql
  • 其他
  • 技术文档
  • GitHub技巧
  • 博客搭建
  • Ajax
  • Vite
  • Vitest
  • Nuxt
  • UI库文章
  • Docker
  • 学习
  • 面试
  • 心情杂货
  • 实用技巧
  • 友情链接
收藏
  • 分类
  • 标签
  • 归档
GitHub (opens new window)

夜猫子

前端练习生
首页
  • 前端文章

    • JavaScript
  • 学习笔记

    • 《JavaScript教程》
    • 《Web Api》
    • 《ES6教程》
    • 《Vue》
    • 《React》
    • 《TypeScript》
    • 《Git》
    • 《Uniapp》
    • 小程序笔记
    • 《Electron》
    • JS设计模式总结
  • 《前端架构》

    • 《微前端》
    • 《权限控制》
    • monorepo
  • 全栈项目

    • 任务管理日历
    • 无代码平台
    • 图书管理系统
  • HTML
  • CSS
  • Nodejs
  • Midway
  • Nest
  • MySql
  • 其他
  • 技术文档
  • GitHub技巧
  • 博客搭建
  • Ajax
  • Vite
  • Vitest
  • Nuxt
  • UI库文章
  • Docker
  • 学习
  • 面试
  • 心情杂货
  • 实用技巧
  • 友情链接
收藏
  • 分类
  • 标签
  • 归档
GitHub (opens new window)
  • canvas
  • clipboard
  • fetch
  • fontface
  • formdata
  • geolocation
  • headers
  • intersectionObserver
  • intl-relativetimeformat
  • intl-segmenter
  • offline
  • page-lifecycle
  • page-visibility
  • pointer-lock
  • postmessage
  • request
  • response
  • server-sent-events
    • 简介
    • 与 WebSocket 的比较
    • 客户端 API
      • EventSource 对象
      • readyState 属性
      • url 属性
      • withCredentials 属性
      • onopen 属性
      • onmessage 属性
      • onerror 属性
      • 自定义事件
      • close() 方法
    • 服务器实现
      • 数据格式
      • data 字段
      • id 字段
      • event 字段
      • retry 字段
    • Node 服务器实例
    • 参考链接
  • service-worker
  • svg
  • url
  • urlpattern
  • urlsearchparams
  • web-share-api
  • webaudio
  • webcomponents
  • websocket
  • 《Web Api》笔记
夜猫子
2024-09-06
目录

server-sent-events

# Server-Sent Events

# 简介

服务器向客户端推送数据,有很多解决方案。除了“轮询” 和 WebSocket,HTML 5 还提供了 Server-Sent Events(以下简称 SSE)。

一般来说,HTTP 协议只能客户端向服务器发起请求,服务器不能主动向客户端推送。但是有一种特殊情况,就是服务器向客户端声明,接下来要发送的是流信息(streaming)。也就是说,发送的不是一次性的数据包,而是一个数据流,会连续不断地发送过来。这时,客户端不会关闭连接,会一直等着服务器发过来的新的数据流。本质上,这种通信就是以流信息的方式,完成一次用时很长的下载。

SSE 就是利用这种机制,使用流信息向浏览器推送信息。它基于 HTTP 协议,目前除了 IE/Edge,其他浏览器都支持。

# 与 WebSocket 的比较

SSE 与 WebSocket 作用相似,都是建立浏览器与服务器之间的通信渠道,然后服务器向浏览器推送信息。

总体来说,WebSocket 更强大和灵活。因为它是全双工通道,可以双向通信;SSE 是单向通道,只能服务器向浏览器发送,因为 streaming 本质上就是下载。如果浏览器向服务器发送信息,就变成了另一次 HTTP 请求。

但是,SSE 也有自己的优点。

  • SSE 使用 HTTP 协议,现有的服务器软件都支持。WebSocket 是一个独立协议。
  • SSE 属于轻量级,使用简单;WebSocket 协议相对复杂。
  • SSE 默认支持断线重连,WebSocket 需要自己实现断线重连。
  • SSE 一般只用来传送文本,二进制数据需要编码后传送,WebSocket 默认支持传送二进制数据。
  • SSE 支持自定义发送的消息类型。

因此,两者各有特点,适合不同的场合。

# 客户端 API

# EventSource 对象

SSE 的客户端 API 部署在EventSource对象上。下面的代码可以检测浏览器是否支持 SSE。

if ('EventSource' in window) {
  // ...
}
1
2
3

使用 SSE 时,浏览器首先生成一个EventSource实例,向服务器发起连接。

var source = new EventSource(url);
1

上面的url可以与当前网址同域,也可以跨域。跨域时,可以指定第二个参数,打开withCredentials属性,表示是否一起发送 Cookie。

var source = new EventSource(url, { withCredentials: true });
1

# readyState 属性

EventSource实例的readyState属性,表明连接的当前状态。该属性只读,可以取以下值。

  • 0:相当于常量EventSource.CONNECTING,表示连接还未建立,或者断线正在重连。
  • 1:相当于常量EventSource.OPEN,表示连接已经建立,可以接受数据。
  • 2:相当于常量EventSource.CLOSED,表示连接已断,且不会重连。
var source = new EventSource(url);
console.log(source.readyState);
1
2

# url 属性

EventSource实例的url属性返回连接的网址,该属性只读。

# withCredentials 属性

EventSource实例的withCredentials属性返回一个布尔值,表示当前实例是否开启 CORS 的withCredentials。该属性只读,默认是false。

# onopen 属性

连接一旦建立,就会触发open事件,可以在onopen属性定义回调函数。

source.onopen = function (event) {
  // ...
};

// 另一种写法
source.addEventListener('open', function (event) {
  // ...
}, false);
1
2
3
4
5
6
7
8

# onmessage 属性

客户端收到服务器发来的数据,就会触发message事件,可以在onmessage属性定义回调函数。

source.onmessage = function (event) {
  var data = event.data;
  var origin = event.origin;
  var lastEventId = event.lastEventId;
  // handle message
};

// 另一种写法
source.addEventListener('message', function (event) {
  var data = event.data;
  var origin = event.origin;
  var lastEventId = event.lastEventId;
  // handle message
}, false);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
上面代码中,参数对象event有如下属性。

  • data:服务器端传回的数据(文本格式)。
  • origin: 服务器 URL 的域名部分,即协议、域名和端口,表示消息的来源。
  • lastEventId:数据的编号,由服务器端发送。如果没有编号,这个属性为空。

# onerror 属性

如果发生通信错误(比如连接中断),就会触发error事件,可以在onerror属性定义回调函数。

source.onerror = function (event) {
  // handle error event
};

// 另一种写法
source.addEventListener('error', function (event) {
  // handle error event
}, false);
1
2
3
4
5
6
7
8

# 自定义事件

默认情况下,服务器发来的数据,总是触发浏览器EventSource实例的message事件。开发者还可以自定义 SSE 事件,这种情况下,发送回来的数据不会触发message事件。

source.addEventListener('foo', function (event) {
  var data = event.data;
  var origin = event.origin;
  var lastEventId = event.lastEventId;
  // handle message
}, false);
1
2
3
4
5
6

上面代码中,浏览器对 SSE 的foo事件进行监听。如何实现服务器发送foo事件,请看下文。

# close() 方法

close方法用于关闭 SSE 连接。

source.close();
1

# 服务器实现

# 数据格式

服务器向浏览器发送的 SSE 数据,必须是 UTF-8 编码的文本,具有如下的 HTTP 头信息。

Content-Type: text/event-stream
Cache-Control: no-cache
Connection: keep-alive
1
2
3

上面三行之中,第一行的Content-Type必须指定 MIME 类型为event-steam。

每一次发送的信息,由若干个message组成,每个message之间用\n\n分隔。每个message内部由若干行组成,每一行都是如下格式。

[field]: value\n
1

上面的field可以取四个值。

  • data
  • event
  • id
  • retry

此外,还可以有冒号开头的行,表示注释。通常,服务器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向浏览器发送一个注释,保持连接不中断。

: This is a comment
1

下面是一个例子。

: this is a test stream\n\n

data: some text\n\n

data: another message\n
data: with two lines \n\n
1
2
3
4
5
6

# data 字段

数据内容用data字段表示。

data:  message\n\n
1

如果数据很长,可以分成多行,最后一行用\n\n结尾,前面行都用\n结尾。

data: begin message\n
data: continue message\n\n
1
2

下面是一个发送 JSON 数据的例子。

data: {\n
data: "foo": "bar",\n
data: "baz", 555\n
data: }\n\n
1
2
3
4

# id 字段

数据标识符用id字段表示,相当于每一条数据的编号。

id: msg1\n
data: message\n\n
1
2

浏览器用lastEventId属性读取这个值。一旦连接断线,浏览器会发送一个 HTTP 头,里面包含一个特殊的Last-Event-ID头信息,将这个值发送回来,用来帮助服务器端重建连接。因此,这个头信息可以被视为一种同步机制。

# event 字段

event字段表示自定义的事件类型,默认是message事件。浏览器可以用addEventListener()监听该事件。

event: foo\n
data: a foo event\n\n

data: an unnamed event\n\n

event: bar\n
data: a bar event\n\n
1
2
3
4
5
6
7

上面的代码创造了三条信息。第一条的名字是foo,触发浏览器的foo事件;第二条未取名,表示默认类型,触发浏览器的message事件;第三条是bar,触发浏览器的bar事件。

下面是另一个例子。

event: userconnect
data: {"username": "bobby", "time": "02:33:48"}

event: usermessage
data: {"username": "bobby", "time": "02:34:11", "text": "Hi everyone."}

event: userdisconnect
data: {"username": "bobby", "time": "02:34:23"}

event: usermessage
data: {"username": "sean", "time": "02:34:36", "text": "Bye, bobby."}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
# retry 字段

服务器可以用retry字段,指定浏览器重新发起连接的时间间隔。

retry: 10000\n
1

两种情况会导致浏览器重新发起连接:一种是时间间隔到期,二是由于网络错误等原因,导致连接出错。

# Node 服务器实例

SSE 要求服务器与浏览器保持连接。对于不同的服务器软件来说,所消耗的资源是不一样的。Apache 服务器,每个连接就是一个线程,如果要维持大量连接,势必要消耗大量资源。Node 则是所有连接都使用同一个线程,因此消耗的资源会小得多,但是这要求每个连接不能包含很耗时的操作,比如磁盘的 IO 读写。

下面是 Node 的 SSE 服务器实例 (opens new window)。

var http = require("http");

http.createServer(function (req, res) {
  var fileName = "." + req.url;

  if (fileName === "./stream") {
    res.writeHead(200, {
      "Content-Type":"text/event-stream",
      "Cache-Control":"no-cache",
      "Connection":"keep-alive",
      "Access-Control-Allow-Origin": '*',
    });
    res.write("retry: 10000\n");
    res.write("event: connecttime\n");
    res.write("data: " + (new Date()) + "\n\n");
    res.write("data: " + (new Date()) + "\n\n");

    interval = setInterval(function () {
      res.write("data: " + (new Date()) + "\n\n");
    }, 1000);

    req.connection.addListener("close", function () {
      clearInterval(interval);
    }, false);
  }
}).listen(8844, "127.0.0.1");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
# 参考链接

  • Colin Ihrig, Implementing Push Technology Using Server-Sent Events (opens new window)
  • Colin Ihrig,The Server Side of Server-Sent Events (opens new window)
  • Eric Bidelman, Stream Updates with Server-Sent Events (opens new window)
  • MDN,Using server-sent events (opens new window)
  • Segment.io, Server-Sent Events: The simplest realtime browser spec (opens new window)
编辑 (opens new window)
上次更新: 2024/9/6 12:14:45
response
service-worker

← response service-worker→

最近更新
01
IoC 解决了什么痛点问题?
03-10
02
如何调试 Nest 项目
03-10
03
Provider注入对象
03-10
更多文章>
Copyright © 2019-2025 Study | MIT License
  • 跟随系统
  • 浅色模式
  • 深色模式
  • 阅读模式